復興航空澎湖空難現場。杭大鵬攝
2014年07月24日14:25
復興航空編號GE222班機(ATR72型雙引擎客機),昨墜毀澎湖馬公。中國媒體網易第一時間建立「台灣客機墜毀」專欄即時報導,並將1954年至今的飛安意外整理成「全球空難啟示錄」,詳述每起意外的事發過程、後續調查,以及機型設計因此變更等改進措施,讓人能了解飛安演進史。新聞生活雜誌《壹讀》的「壹讀百科」專欄,4月份時也有類似整理報導,下為全球空難啟示錄整理。
1954年英國海外航空781號班機空難-飛機舷窗由方到圓弧形
全球第一架客艙密封、加壓的飛機「彗星號」,於1952年正式營運後,接連發生3起空難,1954年1月10日,英國海外航空781號班機(彗星型客機-DH-106型)於飛行途中突然爆炸解體,迫使航空公司立即停飛旗下所有同型機,並進行60多項改良後,於3月將彗星型班機再度投入服務,不料4月8日,同機型的南非航空201號班機爆炸解體,終於讓英國海外航空與英國民航局意識到事態嚴重。
調查當局發現彗星號設計有嚴重瑕疵,包括機身蒙皮厚度不足、無法應付金屬疲勞等,且飛機脆弱點正是出現在方形窗戶上,從此客機的金屬疲勞問題受到重視,航空界也將「方形舷窗」設計,改為能減小應力集中、提高金屬疲勞強度的「圓弧形舷窗」。而飛機機身結構承受壓力的標準也提高到更高的水平。
1972年美國航空96號航班事故-修改貨艙門設計
美國航空96號航班(麥道DC-10客機)飛行時,機身尾部突然爆炸失壓,幸好機長成功返回底特律機場,並迫降成功。調查發現,DC-10客機將貨艙門設計成向外打開,因此無法從外面確認是否鎖緊,駕駛艙的顯示器也無從得知貨艙門有無鎖緊,當飛機攀升到一定高度,貨艙就會爆炸。事故發生後,美國國家運輸安全委員會(NTSB)要求麥克道格拉斯公司與貨艙門製造商改善設計,例如增加一個小窗,讓地勤人員能觀察門後的鎖勾是否已被鎖緊。
1977年美國南方航空242號空難-更換彩色雷達與更即時的天氣情報
242號班機(麥道DC-9-31)起飛後遭遇風暴,機組員從雷達螢幕上判斷,雷達上的空白區域應為天氣較緩和的區域,因此飛入該區域,不料雷達接收到的訊號有誤差,該區其實是風暴最強的區域,班機飛入後遭遇暴雨、冰雹襲擊,連帶使得引擎損壞導致失靈,飛機最後於附近的公路上迫降失敗,72人喪生。
空難後,美國國家運輸安全委員會(NTSB)除要求航空公司須提供機組員最新的航道及目的地天氣資訊外,各機場及飛機上都換上更準確的彩色雷達裝置。
1979年美國航空191號班機空難-飛機維修必須按部就班
191號班機(麥道DC-10-10)起飛時,因左邊引擎突然脫落而失速墜毀,機上271人及地面2人罹難,是美國本土史上傷亡最多的空難。調查後發現,美航維修引擎時,為省下200多小時維修工時及金錢,擅自違反飛機設計原廠麥克道格拉斯公司的維修程序,維修不當導致引擎脫落,才釀成意外。
1994年全美航空427號班機空難-波音修改全部737尾舵設計
在天氣晴朗、沒有氣流干擾的狀態下,全美航空427號班機(波音737-3B7)卻在降落前突然失控,於距跑道10公里處方向舵突然失控偏向,失控俯衝,機組員盡了全力仍無法挽救,最後墜毀,但專家始終找不到空難原因。
直到1996年6月9日,東風航空517號班機的另一架737-2H5型客機發生類似事故後安全著陸,專家才察覺,問題原來出在方向舵內的液壓器,該裝置在經過極端溫差後就會被卡住,導致控制方向舵的踏板同時故障,假如使用踏板修正方向舵,系統反會發出相反指令,加速墜機。因此,波音公司在事後修改了所有737的尾舵設計,並為所有客機更改相關零件。
2002年中華航空611號班機空難-嚴格執行維修手冊
華航611號班機(波音747-209B)飛往香港國際機場途中,於澎湖上空,失壓解體墜毀,調查員發現其中一塊機尾蒙皮有修補過的現象,並有濃烈燃料味,進一步調查後,發現該蒙皮有嚴重金屬疲勞現象,是1980年在香港啟德機場因重落地損傷,但華航事後僅用鋁板覆蓋該處,並未依規定更換蒙皮,才造成飛行途中,該處裂開導致失壓解體。之後,飛機公司的維修準則被要求嚴格執行,以防類似事件再次發生。
2007年中華航空120號班機事故-波音737型修改螺帽
中華航空120號班機(波音737-800型客機)於日本沖繩縣那霸機場降落後發生引擎起火意外,隨即爆炸引發大火,幸好只有4人輕傷。該班機出事時機齡僅有5年,屬於新機,日方調查報告認為該機型設計和維修都有疏失,應套在螺栓上的墊片沒有套在螺栓上,造成螺栓鬆脫,擊破油箱造成起火事故。2008年,美國波音公司通知全球航空公司,將更改波音737-800型客機襟翼內螺帽設計。(饒偉生/綜合報導)
--------------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