呂正華認為,GMP機制是用最低門檻及底限,規範業者。資料照片
2014年09月05日21:43
從三聚氰胺、塑化劑、瘦肉精到餿水油事件,近年來食品安全不斷亮起紅燈!許多食品大廠也紛紛中箭落馬,社會大眾開始質疑過去政府大力推動的GMP機制。不過,工業局副局長呂正華表示,其實業者一味的Cost down,是造成食品安全的最大原因;但食品安全是民眾最基本的需求,若信任感一再被破壞,食品安全將蕩然無存。
GMP到底有沒有效,從義美在數年前毅然退出,可以看出端倪。向來低調的義美食品,在2011年塑化劑風暴中躲過一劫,連總統馬英九都親自到訪,參觀義美造價6000萬元的實驗室。
呂正華指出,當初建立GMP制度,是因20多年前台灣整體環境不是這麼好,希望透過協會與大型業者共同把關,把制度建立起來,將整體品質提升。
呂正華表示,無論是哪種產業,一定會有少數幾家自我要求很高、或自己建立一套嚴格標準的佼佼者或模範生,雖然義美也曾跌倒過、發生過食安問題,不過能從中記取教訓,且願意投入高資金,建立這麼高的自我標準,值得政府給個讚!
不過,呂正華話鋒一轉,談到產業界有模範生,當然也會有不肖業者,此時就需最低門檻和底線來規範業者;而自去年起爆發一連傳串食安風波後,也讓GMP制度有精進、檢討的空間,工業局更制定出未來將要實施全廠、全產品的查驗流程,希望提升整體產業的品質。
不過呂正華也指出,其實很大的問題在於許多業者都要作成本的cost down,這當然無可厚非,但若變成一種文化就很容易出問題;此時,消費者也要自己把關,太便宜的產品可能就有疑慮。呂正華表示,食品安全是民眾最基本的需求,若信任感一再被破壞,食品安全將蕩然無存。希望能藉這次機會,真正提升台灣食安制度。(黃馨儀/台北報導)
--------------
沒有留言 :
張貼留言